节省时间成本,让工作学习变得更高效!www.ddwenku.com 多多文库

多多文库 > 范文 > 资料内容页
    寻找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大全(15篇).doc
    2025-04-07 阅读次数: 2 上传者:烟花易冷 下载全文

    寻找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教学准备:

    制作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重点:

    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眼急脑快(口算)。

    利用羊村为了迎接亚运盛会,举行了圣火接力赛,让学生通过口算来帮助小羊胜利的完成任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逐一出示口算题,指名学生说出结果。

    8+7=9+5=8+42=46+9=。

    34+53=28+12=520+300=。

    2、心明手巧(笔算)。

    师:同学们很顺利就迎接到了圣火,但如果想把火炬保留下来,必须打开密码箱才行,你们有信心把火炬保管好吗?现在请拿出练习本,用竖式算一算,密码是多少,看谁算得好。

    笔算下列各题:25+38=45+29=。

    学生独立用竖式进行计算后汇报结果并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3、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帮羊村完成了这意义重大的任务,村长为了表扬我们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决定请我们去参观野生动物园,高兴吗?准备好,看看你认识那些野生动物。

    伴随悠扬的音乐,课件分别演示熊猫、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金丝猴、藏羚羊等受保护野生动物。

    二、交流探索,解决问题。

    1、分析统计表,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注意思考从“已知种数”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数量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数据教育学生爱护野生动物。

    (3)出示第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让学生思考。

    2、尝试解答。

    (1)师: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请用竖式算一算结果是多少。

    (98+25=)。

    (2)指名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

    (3)师生齐分析学生完成的情况,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结合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把这题的计算过程再说一遍,突出“那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比较总结。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打开密码箱的两题和例题,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汇报交流结果,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通过比较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特点并引出课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神机妙算(直接写出结果)。

    65396743。

    +78+86+95+88。

    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

    指名说出结果及计算过程。

    2、拔萝卜(用竖式计算)。

    58+9468+5286+77。

    (1)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同时指3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计算过程,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2)让3名学生当小老师,批改同学的计算。(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算式的数抄错)。

    (3)集体评讲学生的完成的情况。

    3、配钥匙(连一连)。

    师:班长暖羊羊它负责小羊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不小心把小羊房间的钥匙给调乱了,你们能帮帮暖羊羊,把钥匙给配好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

    58+9458+6759+7579+89。

    125168152158134。

    指名学生说说如何算得又快又准。

    4、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师:你会解答吗?请把你的算式写在书上。

    巡视学生的解答情况,并指名说出解答的算式。

    师:除了上面这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想一想(扩展延伸)。

    的两位数加上的两位数加和是多少?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98+25=123(种)。

    98。

    +25。

    123。

    答: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123种。

    寻找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2篇

    单元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重点:

    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300+500900—50044+22。

    30+5035+5587+49(遇到困难)。

    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展开。

    2、列式计算。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5+7=1240+40=8012+80=92。

    45+7=5252+40=92。

    47+5=5252+40=92。

    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请生上台演示)。

    5、列竖式计算。

    6、多媒体出示例1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做一做1、2。

    2、请生回答,集体讲解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位数的运算法则,你们学会了吗?

    五、作业。

    完成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3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2、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难点: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的口算和笔算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运算法则,同学们还记得怎样算吗?现在老师要考你们一下。

    1、完成下列各题76+3724+8998+66980+660985+665。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估算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2、小组讨论估算值,说明理由。

    3、请生列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4、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教科书上做一做,集体讲评订正。

    2、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练习五第10题,开动脑筋,独立完成。

    四、小结。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自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式解决问题。

    五、作业。

    课本练习五1~9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认识过程,学会三位数与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估算等方法,能正确的笔算多位数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指生回答)。

    80—7=56—3=76—12=98—35=。

    2、竖式计算(指生板演)。

    654—12=123—100=876—123=587—198=。

    师小结:587—198=竖式计算应该注意点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

    二、新授。

    (一)例1。

    1、多媒体出示教学例题1: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

    2、小组讨论估算大理到丽江有多远?说明方法。

    3、用线段图的方法来理清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拉成一条直线,可以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

    4、列竖式计算,指生到黑板演示。

    (二)例2。

    1、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自由发言。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然后选出代表,指生到黑板前讲,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的方法说给大家听,边讲边板书。然后请其他学生讲评。

    师小结:改了数字之后还是要按照减法运算法则来计算。

    (三)例3。

    1、怎样计算500—185(自由发表意见,方法越多越好)。

    2、用竖式计算,指生板书。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完成第23页的做一做。

    四、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作业练习六。

    寻找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3篇

    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再填空。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旗杆的高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硬币的厚度。

    思考;测量三元到丰都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三元到丰都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三元到丰都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书上4页四幅图)。

    a图一:汽车时速表。

    b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30千米。

    c图3;公路上的里程碑。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

    三、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课件出示食堂到周转房口)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全班齐读一次。(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2千米=()米(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米)。

    4千米=()米3000米=()千米。

    9千米=()米6000米=()千米。

    四、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出示新庄小学操场:这是新庄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两圈半是是多少?

    让学生尝试算一算两圈半是多少米?然后展示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400×2=800(米)800+200=1000(米)。

    1000米=1千米1千米也叫1公里1千米(公里)=1000米。

    学生齐读。

    想一想:从校门口大约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几千米?

    五、做一做。

    再次体验1千米的长度?

    (1)三元中学操场: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元中学,你知道沿着它跑道走一圈时多少米吗?老师做了实地测量,是200米,那走几圈是1千米?(指名回答:5圈)。

    (2)星期天,杨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校门口出发一直医院背后,大约是1千米。

    (3)从校门口到向家坝铺的水泥路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4)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六、实际运用。

    小帅在早锻炼,跑一圈200米,跑5圈是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后,再展示交流。

    200×5=1000(米)1000米=1千米。

    七、拓展训练。

    改一改:。

    (课件出示)小明的日记。

    12月5日星期六。

    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问:“小明,上哪儿去?”我说:“去广场放风筝。”丁丁说:“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寻找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4篇

    1、填空:

    ()×()=总价()×数量=总产量。

    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

    (2)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量的题目()。

    寻找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5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学会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亿以上数的读写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思想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大数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2教学难点:

    掌握中间有0的大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数字魔法,有一个数非常难读,你们想试一试吗?

    出示:0。

    生回答后,师说:这么难的数也会读,真不简单!接下来它要变了,请仔细看:3004,谁会读?真了不起!请继续看,变变变,507000,这个数好大,你们会吗?(生回答)。

    这么难的数还难不倒大家,看好了,80409000,这下不会了吧?

    也会呀,你读吧!你们真聪明!读得又对又快,一定知道它们的读法,谁来说一说亿以内的数如何读。

    看来同学们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掌握得很好,在我们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比一亿更大的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2新知探究。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试读结束,免费注册后可下载完整电子版(寻找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大全(15篇).doc)

本类下载排行

  • 房屋出租协议书范本(实用19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4-12-27
    点击次数:22
    房屋出租协议书范本-第1篇 甲方愿将坐落于_____________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平方米的房屋租赁给乙方作________________使用。乙方愿意承租上述房屋,保证在约 ...
    前往查看
  • 学生家长写给教育工作者的感谢信(实用22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4-12-27
    点击次数:19
    学生家长写给教育工作者的感谢信-第1篇 你们好!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xxx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祝愿,祝你们节日快乐! 我的孩子两周岁入园,现在已经三岁 ...
    前往查看
  • 员工获奖感言发言稿(实用20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4-12-27
    点击次数:19
    员工获奖感言发言稿-第1篇 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能够代表度优秀员工进行发言。此时我心里不但喜悦、感动,同时也感到光荣,优秀员工这个荣誉是领导和同事们对 ...
    前往查看
  • 食堂监控方案的实施和管理(模板15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5-01-02
    点击次数:15
    食堂监控方案的实施和管理-第1篇 小小餐桌、大大幸福。新教育倡导要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西关初中认为舌尖上的幸福是师生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生活。 ...
    前往查看
  • 学习廉洁从政思想汇报范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5-02-13
    点击次数:15
    敬爱的党组织: 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电视电话会议后,县公安局及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组织学习《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