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时间成本,让工作学习变得更高效!www.ddwenku.com 多多文库

多多文库 > 范文 > 资料内容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实用18篇).doc
    2025-04-07 阅读次数: 10 上传者:hf653799 下载全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1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汕头到广州有几千米。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你是否知道从哪到哪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跑5圈体会1千米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2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千米,知道1千米的长度,还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2篇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两步应用题。

    (1)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2)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75÷3=25(元)75÷3=25(元)。

    5个书架多少钱?200元能买几个书架?

    25×5=125(元)200÷25=8(个)。

    答:买5个要用不着125元。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3篇

    1.做第108页的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然后让学生改变题目的问题,口头改编成一道两步应用题.

    2.做第108页的第5题.

    然后,让学生改变第三个条件口头编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改编,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口头改编的应用题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如:

    (2)……总数多38吨……

    (3)……存的玉米是小麦和大豆的总数的2倍.……

    (4)……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多38吨.……

    (5)……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少38吨.……

    3.做第109页的第6题.

    练习二十六的第7~9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第21*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4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一、理解平均数。

    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数”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意义。

    6、小结。

    师:同学们,电视上比赛评分时,为何要去掉一分,去掉一最低分?你能说说理由吗?

    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平均数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高度,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去掉分和最低分是为了让最后得分不会偏离平均分太远。

    三、巩固训练。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5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和分米度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3、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会换算质量单位。

    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并牢记它们之间的进率。

    1、能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表示物体的质量。

    2、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7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并且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还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6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三和练习二的第1.2.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汕头到广州有几千米。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你是否知道从哪到哪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跑5圈体会1千米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2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千米,知道1千米的长度,还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7篇

    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身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生长,你们爱自身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身的家。

    二、认识自身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身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身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身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关爱下生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身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身小时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长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身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身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生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身谈谈与家长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身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第二课、我们的学校。

    1、结合自身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学校特色角等,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果,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发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神往。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学校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学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

    ......试读结束,免费注册后可下载完整电子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实用18篇).doc)

本类下载排行

  • 房屋出租协议书范本(实用19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4-12-27
    点击次数:22
    房屋出租协议书范本-第1篇 甲方愿将坐落于_____________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平方米的房屋租赁给乙方作________________使用。乙方愿意承租上述房屋,保证在约 ...
    前往查看
  • 学生家长写给教育工作者的感谢信(实用22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4-12-27
    点击次数:19
    学生家长写给教育工作者的感谢信-第1篇 你们好!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xxx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祝愿,祝你们节日快乐! 我的孩子两周岁入园,现在已经三岁 ...
    前往查看
  • 员工获奖感言发言稿(实用20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4-12-27
    点击次数:19
    员工获奖感言发言稿-第1篇 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能够代表度优秀员工进行发言。此时我心里不但喜悦、感动,同时也感到光荣,优秀员工这个荣誉是领导和同事们对 ...
    前往查看
  • 食堂监控方案的实施和管理(模板15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5-01-02
    点击次数:15
    食堂监控方案的实施和管理-第1篇 小小餐桌、大大幸福。新教育倡导要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西关初中认为舌尖上的幸福是师生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生活。 ...
    前往查看
  • 学习廉洁从政思想汇报范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5-02-13
    点击次数:15
    敬爱的党组织: 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电视电话会议后,县公安局及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组织学习《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