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瀑布对悬崖无可畏惧,所以唱出气势磅礴的生命之歌。
3)成功,是内心的造就。——拉尔夫.m.福特。
4)努力是成功之母。——塞万提斯。
5)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能改变它。
6)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7)世界青睐有雄心壮志的人。成功所依靠的惟一条件就是思考。当你的思维以最高速度运转时,乐观欢快的情绪就会充斥全身。没有人能在消极的思维火光中做好一件事。一个人最完美的作品都是在充满愉快乐观深情的状态下完成的。
8)这个世界上任何奇迹的产生都是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而得的,首先承认自己的平凡,然后用千百倍的努力来弥补平凡。
9)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10)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1)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12)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考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因为思考可以释放能量。
13)如果你自认不敢,你便的确不敢;如果你预感到失败,那你已经失败。一切都由意识掌控,很多比赛的失在起跑之前已经注定。
14)伟大的梦想让成就随之成长,渺小的希望让你永落人群之后,相信自己,就必然会做到;一切都由意识掌控。如果自认高人一等,就一定出类拔萃。
15)你自身中潜在的统治意识上任何事都有可能实现。你能完成任何自己认为可以做到的事情。这种才能是上帝赋予的,它可以帮你解决任何问题,也可以使你变得无比乐观。
16)虽然你的思维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这滴水却凝聚着海洋的全部财富;是质量上的一而非数量上的一;你的思维拥有一切宇宙智慧。
17)位置低的人向位置高的人奔走时会觉得很温暖,但是一旦停下来就会感觉到寒冷。
18)我们能做到的,比想象的更多。
19)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的事情。
20)不达成功誓不休。——陈潭秋。
21)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22)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23)“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24)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25)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26)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7)机遇永远是准备好的人得到的。
28)顽强的毅力改变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29)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30)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这个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主人公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徒弟3人保护师傅唐僧去西天取经。
在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能72般变化、降妖除魔、冲锋陷阵;猪八戒虽然贪吃贪睡,但打起仗来也能上天入海,助猴哥一臂之力;沙僧憨厚老实、任劳任怨,把大家的行李挑到西天;唐僧最舒服,不仅一路上有马骑、有饭吃,而且妖魔挡道也不用其动一根指头,自有徒儿们奋勇上阵。
那么,在他们4个当中,谁最重要呢?唐僧,唐玄奘!
为什么?人们发现,最没有本事的就是唐僧。他做事不明真伪,总是慈悲为怀,动不动还要给孙猴子念上几句紧箍咒玩玩。但是,就是他,在孙悟空一赌气回了花果山、猪八戒开小差跑回高老庄、沙僧也犹豫的情况下,他毅然一个人奋勇向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为,唐僧心里清楚地知道,他去西天的目的是要取回真经普渡众生。他知道为什么要去西天,他知道他为什么做,他知道他要什么;而3个徒弟,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西天,他们只是知道保护好唐僧就行,至于为什么要保护好唐僧,他们不用去考虑,他们知道的是怎样做,并且把它做好。所以,无论路程多么艰险、无论多少妖魔挡道、无论多少鬼怪想吃其肉,他都毫无畏惧,奋勇向进。最后,唐僧不仅取回了真经,而且还使曾经被称为妖精的3个徒弟,最终功德圆满成佛。
坐出租车。
各位读者一定坐过出租车。那么,今天你出门请再乘一次出租车,做一个试验:上车后,你不要讲话。司机如果问你:"去那里?"你就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你信不信,开了几十年出租车的老司机,这个时候也没有任何办法把车开走。为什么?因为司机只是知道怎样选择最佳路线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他知道怎样做,他知道方法、手段和技巧,并且把它做好。至于把车往哪里开?至于你想去的地方,司机并不知道;只有你知道你想去的地方,所以,如果连你都不知道你想去哪里,你就无法告诉司机开车的方向和目的地。司机当然就不知道往哪里开。
这两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基本哲理:
2)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4)给自己定目标,一年,两年,五年,也许你出生不如别人好,通过努力,往往可以改变%的命运。破罐子破摔只能和懦弱做朋友。
5)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6)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7)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8)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10)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11)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1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3)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4)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15)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
3)有了长远的目标,才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沮丧。——查尔斯·c·诺布尔。
4)为时代的伟大的目标服务,才是不朽的。
5)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6)家不只是房子,更重要的是人。——有时候你会想方设法的离开他,有时候你却要不顾一切地回归他的怀抱。
7)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现正是非凡毅力的真正的标志。——茨威格。
10)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11)伟大的目标构成伟大的心灵。
12)当人们感到自己没有能力获得巨大的成功时,他们会鄙视伟大的目标。——沃维纳格。
13)行动也许不一定会带来快乐;但是没有行动就决没有快乐。——本杰明·狄斯拉理。
14)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华特·贝基霍。
15)生活里没有奇迹,大部分的时候奇迹是你自己创造的。
17)我一向憎恶为自己的温饱打算的人。人是高于温饱的。——高尔基。
19)瞄准天空的人总比瞄准树梢的人要射得高。
一个人有目标,做任何事都是那么的有激情又动力,热爱身边的一切,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梦想。
同样的一个公司,一个国家也会有自己的目标。
就像我们合镁公司一样,上至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都同样的拥有自己的目标,董事长想着把公司做的更大,对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员工想着更加努力的工作,争取更加的职位和更好的待遇。但是我们在不断的成长做大的过程中,始终都不会忘记,我们最终的目标,赚钱成了过程,回报社会打造真正的中国制造电话耳机,耳机电话品牌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如果我们没了这个目标,员工很可能沦落到天天碌碌无为当一天和尚,敲一天终的地步,公司也会为了利益忘了责任,永远也无法做得到更大。
没有目标是可怕的,更是可恨的,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但是弄清楚一点,目标不等于要你去规划你的职业,从始至终我都不太赞同规划,但是绝对不可以没目标,很多情况下,你的目标可能会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坚持,不要规划,那样会害了自己。
目标,是我们活着的证据,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所以活着就要有目标。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理者在和下属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目标定的越高越好,认为目标定的高了,即便员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预期。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过分依赖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制定了,员工就会去达成。
实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目标是明确如何做。与其用一个高目标给员工压力,不如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帮助员工制定行动计划,共同探讨障碍,并排除,帮助员工形成动力。
另外,目标不是唯一的激励手段,目标只有与激励机制相匹配,才会形成更有效的动力机制。所以,除了关注目标之外,管理者还要关注配套的激励措施。
最后,合适的目标是员工可以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当员工经过努力之后可以达成目标,目标才会对员工有吸引力,否则,员工宁可不做,也不愿意费了很大力气而没有完成!
第三个故事:石匠的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整个国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赵日磊点评:三个石匠的回答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目标,第一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短期目标导向的人,只考虑自己的生理需求,没有大的抱负;第二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成为全国最出色的匠人,这是职能思维导向的人,做工作时只考虑本职工作,只考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少考虑组织的要求;而第三个石匠的回答说出了目标的真谛,这是经营思维导向的人,这些人思考目标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工作和组织的目标?关联,从组织价值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德鲁克说,第三个石匠才是一个管理者,因为他用自己的工作影响着组织的绩效,它在做石匠工作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工作与建设大楼的关系,这种人的想法难能可贵!
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讲的就是这一点,当一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越一致,这个人潜能发挥就越大,就越有发展!
第四个故事:保险销售员的故事
有个同学举手问老师:”老师,我的目标是想在一年内赚100万!请问我应该如何计划我的目标呢?”
老师便问他:“你相不相信你能达成?”他说:“我相信!”老师又问:“那你知不知到要通过哪行业来达成?”他说:“我现在从事保险行业。”老师接着又问他:”你认为保险业能不能帮你达成这个目标?”他说:”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达成。”
“我们来看看,你要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多大的努力,根据我们的提成比例,100万的佣金大概要做300万的业绩。一年:300万业绩。一个月:25万业绩。每一天:8300元业绩。”老师说。“ 每一天:8300元业绩。大既要拜访多少客户?”
老师接着问他,“大概要50个人。”,“那么一天要50人,一个月要1500人;一年呢?就需要拜访18000个客户。”
这时老师又问他:“请问你现在有没有18000个a类客户?”他说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要靠陌生拜访。你平均一个人要谈上多长时间呢?”他说: “至少20分钟。”老实说:“每个人要谈20分钟,一天要谈50个人,也就是说你每天要花16个多小时在与客户交谈上,还不算路途时间。请问你能不能做到?”他说:“不能。老师,我懂了。这个目标不是凭空想象的,是需要凭着一个能达成的计划而定的。”
赵日磊点评: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目标是计划相辅相成的,目标指导计划,计划的有效性影响着目标的达成。所以在执行目标的时候,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行动计划,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目标,是每个人都要想清楚的问题,否则,目标定的越高,达成的效果越差!
第五个故事:马拉松运动员的故事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
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此对山田本一的回答,许多人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
10年之后,这个谜底被揭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
赵日磊点评:目标是需要分解的,一个人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有最终目标,比如成为世界冠军,更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比如在某个时间内成绩提高多少。
最终目标是宏大的,引领方向的目标,而绩效目标就是一个具体的,有明确衡量标准的目标,比如在四个月把跑步成绩提高1秒,这就是目标分分解,绩效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比如在第一个内提高0.03秒等。
当目标被清晰地分解了,目标的激励作用就显现了,当我们实现了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就及时地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