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8月,中国林则徐禁烟消息传到伦敦,英国侵略者由此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把香港割让给了英国。接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他们把这一园林艺术的魁宝、建筑艺术上的精华,化成了一片灰烬。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打响了。清军统帅叶志超,贪生怕死,不但不组织军队凭险抵抗,反而率军逃跑,“一夕狂驰三百里”啊,自然导致战败。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以士兵失踪为由,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在长期的战斗中,共歼灭160多万日军,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
前些年,出现过钓鱼岛事件。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却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所侵占,还说钓鱼岛是它们的领土,日本背后有美国撑腰,当然得意洋洋,如同“狐藉虎威”。但是,钓鱼岛永远是中国的,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抗议日本的侵权行为,去捍卫祖国的领土权。
现在,我们生活在平安的世界里。但我们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我们青少年只有将国耻铭记心中,奋发图强,学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将经受一次又一次的锻炼,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x周年纪念日。从日历上看,那不过是一年中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已。可是这一天,尤其是1937年的12月13日,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一个不该忘却的日子,是一个让人的心会流血的日子。
x年过去了,斯人相继远去,南京大屠杀的人和事会否变得模糊不清?
x年前的这一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万人,并发生了2万多起x、暴行。
这场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时至今日,日本却连一个正经的“对不起”都没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高官多次参拜供奉着战犯的靖国神社;面对大量无可辩驳的物证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却一再歪曲和否认历史,还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称南京大屠杀是“伪造的谎言”。
他们从未直面真实的历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未到到南京实地考察,也无视中外学者考证确凿的历史铁证,而是仅凭个人情感和信念曲解事实,掩盖真相。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开放,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将尘封的沉默和真实写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同时也呼吁日本人民,以此开启被日本右翼势力长久封尘的记忆,坦诚面对那段历史,不要忘记和自觉接受那段历史的教训。然而,据称今天的日本教科书,很少有把日本的这段真实历史教给他们的下一代。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令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宽宏和包容的。x年过去了,仇恨不曾生长,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耻辱更是不容漫长的沉痛所尘封。
我们记住耻辱,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让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一条巅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听党指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x年前的今天,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3500万中国军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愿我们的生活能永远祥和、美满、幸福,愿我们能永远远离灾难与不幸!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课本里面学过“南京大屠杀”,接着又在很多社会活动,书刊媒体中反复提起,虽书本内容真实惨烈,但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大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想象。
近日有机会同即将援外的医疗队友们一同参观这所为世人所“震惊”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是我多年想做的事,所以我怀着警世而鉴证的心缓缓而来。南京大屠杀,这个让所有中国人都忘不掉的事情,从一进入广场就让我感到沉重,走到南屠馆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上面这个巨大的让人很压抑的雕塑,仔细看下面的文字介绍可以知道这是个可怜的女人,她的家人全部惨死于日军魔掌下,而自己却被侮辱而屈辱的活着,也许死很容易。可是活着确实很难。
进入馆内就可以看到很壮观的很高的书架,那个书架,那里面每个看似书籍的文件里面是当年南屠遇难的人的个人资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在向里面走便是对历史的介绍与回顾,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致使我中华儿女300000人死于刀下,这是何等的耻辱与无奈。再看到墙上的惨烈图片与文字: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_、_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_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字字刺入我心,作为东北人的我可能更能体会那种亡国之哀,亡国之怒,亡国之奋悲愤与不能难于言表。在馆中还有让我印象深的就是这个叫做12秒的地方,我刚开始还不知道那是干嘛的,可是看过介绍才知道水滴了12滴就是过了12秒,就会有一个南屠逝去的人的遗像之灯被点亮,依次下去,每隔12秒就会出现一盏亮的灯,看看当时我们的国人是何等的悲凉与惨烈啊,这是何等的警世啊。
当然馆里面也有一些对爱国主义者和外来和平者的表扬与陈述他们有的浴血奋战,有的异国他乡前来帮忙,这些人是值得尊敬并永远不能忘记的,没有他们,日本的魔爪长会张的更大伸的更远,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致敬,正式有这些正义之师仁义之师才能使我们今天能够站在这里谈古论今。
是啊,此时我的心情从悲愤转到了尊敬,从尊敬找到了方向,从历史中寻找到了力量,从历史中看到了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如里面一句话所说,是啊,一味的怨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重要的是要自身发展,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对所有中国人的警告。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中华民族绝对不会有类似情况在发生。我们不会忘记过去,我们更要关注现实,日本钓鱼岛事件在升级,日方相关大臣参观靖国神社,一件件事在不停的告诉我们勿忘国耻,珍惜现在,让这种血的耻辱永不再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937年,可能是我印象中最令人难忘的历史。当我翻开历史的真相,那血红血红的颜色始终让人感受得到那年日军在南京的种.种罪恶与暴行。
今年,是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七十年前的场面,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当时,人们还完全不知道眼前有一场浩劫在等着他们。当飞机——日本的飞机在天空中凌乱地穿梭时,就像老鹰捉小鸡一样,“小鸡”总是难逃“老鹰”那尖锐有力的爪子。有多少人在死前拼尽全力地做最后的挣扎,那一双双瞪着的眼睛是那样可怕;有多少人还宁死不屈,最后还是牺牲;又有多少人让自己的儿女转移到安全的地区,自己却牺牲了……可日军,头也不回,继续实行着“捕食计划”。血,染红了整个南京,让南京成为充满血腥的世界。
为了纪念大屠杀,美国一位副总裁自己掏出200万美元拍摄了一部名叫《南京》的纪录片,自元月20日首映以来,已连续播映3天并引起轰动,几乎场场爆满,游客达5千人!
这位副总裁名叫泰德?;莱昂塞斯,他是美国在线公司的副总裁,也是一个篮球队的老板。但出乎意料的是,在萌发拍摄记录片的念头之前,他对南京这场浩劫一无所知!
一天,他在过期的旧报纸上看到著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讣告,看了一眼就不在乎地把报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但是,报纸的一角,显露着张纯如的一张照片。“她的眼睛盯着我,好像在促使我拍一部真实的记录片。”泰德说。他把报纸整理出来,回家认真地看了一遍并且了解了张纯如的资料和她的著作——《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从而萌发了拍摄记录片的念头。
张纯如从小就和她的父母移居在美国,她的祖父是南京人,所以,张纯如从小就了解了南京大屠杀。在家庭气氛的渲染之下,年轻时的她决定到各地去采访,想把当年日军的暴行公诸于世。于是,一本《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轰动了全球,让世界知道并关注这件事。这本书曾连续5个月被列为《纽约时报》书评的最佳畅销书。那时她与nba体育明星“东方小巨人”姚明、著名钢琴家郎朗被誉为当下美国最引人瞩目的三位华人青年。可是,患有抑郁症的张纯如在翻阅了《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里日军的罪恶行为时,再也承受不了,最后用一把枪结束了36岁的生命,她的遗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我真没想到,一个有着家庭、幸福的女人,还有2个孩子,会用这么快地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泰德感慨万千。
影片是由曾获奥斯卡最佳短纪录片奖的比尔?;古登塔格和丹?;斯塔曼担任导演,他们想用另一种方式来告诉每个人:战争是多么残酷!演员也是国际有名的明星。虽然薪水很少,但是每个演员都很投入。
该片讲述了在南京大屠杀中,22名外国人和中国人创建了安全区,营救了25万多人。
制片人在各国各地搜集了材料。里面的几个例子虽然很简单,但却触动了每个人的心:
一位老人,他哭着说:“当我的母亲拽开衣服的时候,我看见了很多血在涌出来,弟弟还小,不懂事,还在吃母亲的奶,母亲的伤口上在血泡泡,我对妈妈说‘妈妈,坚持一下,马上就安全了,坚持一下’说着,她的眼睛就闭上了,‘睡觉’了,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还有一位老爷爷,他说:“我看着我13岁的姐姐,宁死不屈,还打了日军两个巴掌。日本人拿出长刀,活活地把我姐姐杀死了,活活地杀死了。”
这是受灾的群众的说法,我们再来听一听救助我们的外国人的所见所闻。
一位女的传教士说:“我看到远出有一辆卡车,上面有10个小女孩,喊着同样的声音‘救命,救命’。”
“我很荣幸把我和别人的生命捆在一起。”一位男士说。
可日本老兵“爱国”地说:“我们用机枪扫,可是还有很多人没死,我们就用刺刀刺。”1998年,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公开发表声明,《南京暴行》是“非常错误的描写”。
不管是有人奉献,还是有人篡改,“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依然有光明存在”。
“我闭上眼睛,我想,当时如果我在场,我会做什么呢?政府为你送来飞机让你逃亡?坚持、勇敢地依旧站在那个充满硝烟的战场上的人才是英雄!”导演泰德意味深长地感叹。
导演居然是个美国人!
记得张纯如在《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里这样评价南京大屠杀:“也许,这就像计算机程序里一个无害的小错,也许会,又也许不会出现任何错误。”
上周我们学习了如何预防艾滋,努力保护我们的身体,学习了宪法精神,认真规范我们的言行。这周我们将继续行走在前进的路上,完善自己,铭记历史,爱国进取。上周五是12月9日,今年是纪念“12?9”运动81周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3个国家公祭日。历史是一个国家的家谱、一个民族的族记,它记载着国家的光荣和梦想,也渗透着民族的辛酸和血泪。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简中学生总是思考着曾经的荣辱与得失,带着对国家的热爱与关心,努力奋斗。
我们清楚地记得:1935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爱国学生挺身而出救华夏于危难。他们冲出校园,走上街头,放声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勇敢展开同反动军警地搏斗,随后运动波及全国各大城市,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这场运动让日本侵略者胆颤心惊,掉头鼠窜,因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
我们清楚地记得: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日本侵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虐杀中国人民,30万生灵惨遭杀戮,无尽文化珍品遭到掠夺,无数物资财富遭到搜刮!曾经繁华的、文明的六朝古都,瞬间成了血腥的、死寂的人间地狱!人类文明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黑暗。
尽管历史的书卷在不断地翻动,但落后挨打的悲痛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血泪不止。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中国惨遭屠戮的血腥;作为新世纪的中国青年,我们更会牢记爱国救国的义务;作为阳光下的简中少年,我们更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民族责任,认识到自己在思想上和能力上的的问题和不足,为此,我们定要做到:
一、保护自己,茁壮成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这段话相信很多同学都已耳熟能详。我们作为简中学生,作为中国少年,积极参加阳光体育锻炼,远离毒品和艾滋的危害,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有建设国家的基础;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懂得善恶的道理,保护好自己的思想才有建设国家的动力;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保证自己茁壮成长才有建设国家的能力。请记住:我们怎么样,我们的国家就会怎么样!
二、关爱他人,懂得感恩。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父母只会索取,不会回报的人,一个对老师的付出只有抱怨,不懂感恩的人,一个对同学睚眦必报,毫不宽容的人,长大后,会为了灾难深重的人民而牺牲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所以,我们懂得回报父母和师长,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感谢他们的付出;我们懂得宽容同伴和同学,用我们包容的心容纳他们的不足;我们关心我们的家人和朋友,用我们的爱心让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和谐而温暖。
三、铭记历史,不忘初心。“12?9”运动的精神实质是“爱与责任”。是对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对饱受屈辱的人民的深沉的“爱与责任”。而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死难同胞,还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努力提高自己,不再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国家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更是为了让我们不忘初心,立志报国,维护和平。今天我们在简中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明天我们就是我们国家最合格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