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文题目:
《影响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的因素探析》。
二、论文背景:
中国的旅游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旅游消费市场异常的火爆,而在这一消费市场中,旅行社是刺激旅游者消费的主力军。
旅行社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旅游者的旅游质量,也影响到我国整个旅游业的形象,作为行业窗口的旅行社,其服务水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而游客的满意感是旅行社服务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因此一些旅行社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以强化员工服务意识为重点,向社会作出了更高层次、更为全面的文明服务承诺制。
把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限向社会、向消费者公开,制定专门的服务承诺制度,对前台销售员、国内游全陪、出境游领队、入境游陪同等业务操作及服务规范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
同时还通过与接团的旅行社签订承诺协议书,保证了旅行社的承诺落到实处。
此外,通过征求游客意见书,电话回访以及上门听取意见等形式来改进服务,使游客的满意率大大提高。
如广之旅在公司内部推行“五心服务”,即热心的态度、贴心的服务、精心的安排、称心的导游、开心的旅程,使游客的满意率达到98.6%。
可见,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及游客的满意感已经成为旅行社寻求发展最重视的问题。
三、论文的写作思路:
(一)、旅行社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感的概述。
1、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概念。
2、游客满意感的概念。
3、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的关系。
(二)、从游客的需求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旅行社在服务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三)、影响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的主要因素。
通过游客跟随旅行社组团出游的服务质量评价进行调查,(广之旅2005及2007年度游客评价意见表),总结出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1、旅行社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及专业素质(态度、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工作效率等)。
2、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质量(从食、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分别作出分析)。
3、旅行社的诚信度(承诺的质量与现实是否相符、是否按约定事项实行服务等)。
4、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及专业素质(导游的服务态度、讲解技巧、处理事情的能力等)。
5、售后服务(与顾客的联系、投诉处理等)。
(四)、总结并对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及游客满意感提出建议措施。
四、论文的论证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理论联系实际法。
五、论文结合的内容:
旅行社的售后服务状况、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质量、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及专业素质、游客的旅游满意度调查等。
六、参考资料:本论文的参考资料主要来源有广州市图书馆、相关网站资料。
摘要。
abstract。
(一)论文选题意义及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概述。
2.国外研究概述。
(三)论文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一)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科技与科技进步。
2.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
3.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科技进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
5.科技能够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科技创新的内涵。
1.科技创新。
2.科技创新新领域。
(四)从传统物流管理向现代物流管理的转化。
1.传统物流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的区别。
(一)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提高现代物流管理的周转效率。
1.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2.科技进步与创新使现代物流管理中供应链管理更加科学。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物流管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应用。
2.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现代物流管理中人、财、物的最优配置。
(三)科技进步与创新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
1.科技进步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
2.科技创新支撑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
(一)我国物流管理应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要成就。
1.增加科技投入。
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4.高校对物流管理的研发实现科技创新。
(二)我国物流管理运用科技进步与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差。
2.中西部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差异较大。
3.缺乏科技创新人才。
4.存在体制因素制约。
(一)政府重视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1.改善宏观环境,颁布法律促进现代物流管理发展。
2政府对现代物流管理中科技进步与创新财税政策的把控。
(二)交通设施的改善与物流管理技术的充分应用。
1.改造现有道路,提高道路设计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2.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下的现代物流管理。
(三)密切关注国际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1.学习借鉴与更新创造相结合。
2.加强对外宣传,融入国际物流管理大舞台。
(四)沃尔玛物流管理经验的启示。
1.功能与结构完整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物流服务保障能力。
3.企业强调物流运营活动科技创新。
(一)构建现代物流管理制度。
2.进行物流管理体制改革。
(二)建立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物流管理服务体系。
2.建立科技创新型人才市场开拓机制。
(三)强化政府监督职能。
1.财税激励政策。
2.增加政府财政补贴政策。
(四)加强现代物流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1.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2.培养与开发科技创新型人才。
3.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随着市场因素和交通因素影响的不断加深,并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之下,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企业流程式工作,即为物流管理。在企业的运营中物流管理对众多管理性质的难题进行了解决,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并且逐渐的成为企业管理整体水平高低评价标准之一。因此,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对物流管理工作投入一定程度的关注。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瓶颈;策略。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如果其物流管理质量得到相应提升,将为企业发展中的后顾之忧进行解决,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及自身综合实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企业运作中物流管理相关工作地位的提升,相应的物流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物流发展面临的瓶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企业物流管理工作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
企业物流由多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所组成,例如,供应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以及回收阶段和废弃阶段,而这些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即为供应和生产。以生产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物流的各个阶段是不能获得直接效益的,但是这些物流环节对其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相应的物流管理,企业可以实现对物资的统一采购和科学的配送,实现物资的统一调剂和调配,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而实现企业运营中最优资源配置,从根本上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企业物流管理相关工作是对不同企业之间进行联系的无形纽带,是重要的供应链管理大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企业对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效益进行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对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是十分必要的。
1.管理理念较为陈旧,管理方法和模式落后。第一,由于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一直受到传统物流相关管理理念的约束,因此目前企业物流具体范围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这也导致运行所需的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物流配送的安全性和速度难以得到根本的提高,这也使得企业的物流管理方面在市场中没有足够的竞争能力。第二,在针对企业物流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模式较为落后,未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相应的调查发展,虽然物流管理已经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众多的企业对其管理手段及模式的运用还不成熟,整体的管理水平仍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提高。
2.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众多的企业,尤其是针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其物流管理相关工作的制度是极为不健全的。目前企业物流工作中针对与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相关联的物流绩效相关的考核制度缺乏,而且物流从业人员准入和使用制度同样欠缺,与之相关的企业物流制度及法律法规与国际物流所规定的标准之间也具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针对物流管理和企业第三方物流以及供应商之间工作时同样缺乏一定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约束,这些问题在物流管理中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现代企业的相关物流管理工作效率进行了降低。
3.人才短缺且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管理的发展起步较晚,对于高素质、经验丰富的物流管理人才仍较为短缺。而且,目前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仍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物流管理占据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地位,其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物流经营的核心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而且需要对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效率难以大幅度提升的原因与物流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对此问题进行解决,对物流管理人员素质进行提升至关重要。
1.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和改进管理的方式及技术。对于管理理念的更新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思想进行解放,对于企业的物流管理来说,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新时期需要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重视的同时,对管理的理念进行更新。需要意识到现代物流管理不再仅仅是指物品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而是需要将其作为新时期为客户进行服务的新型业务拓展活动。另外,为了达到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体系,在对零售商、分销商和供应商以及顾客等多个利益体的利益分配进行保证的情况下,对现代化的企业物流管理体系进行建立,以此实现产品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之间的快速转移,以满足消费市场的实际需求。而除了对管理的理念进行更新外,仍需要对管理的方式和相关的管理技术进行提升,走出传统形式的物流管理限制,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技术信息化和网络化,以此促进物流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而具体的做法,首先是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加大物流信息化建设;其次是对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化和数字化进行实现;最后是对企业物流的整体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力度进行加强,以此实现物流管理的高效和高质量。
2.对企业物流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随着交通发展及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单单局限在国内,国际之间的竞争趋势也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企业需要以国家化的标准来对物流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对其自身的物流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对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情况和需求进行明确的基础上,从产品的包装环节、运输环节和装卸环节入手,进行国际标准的制定及实施,以此实现与国际物流标准之间的衔接。做到以上几点,将会对企业物流发展过程中由于制度规范不健全不完善等引发的发展阻碍问题进行解决,从其根本上对企业物流工作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行提升,以此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有效的助力。
3.加大对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市场竞争的自由化和物贸发展的开放化,实现了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电子技术和贸易经济以及运输配送各类元素之前的紧密联系,这样的发展形势之下,对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对新时期企业物流管理的整体效率进行提升,加大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物流技术和物流培训极为重要。首先,需要对企业物流管理层的物流技能知识进行提高,实现对企业物流各个环节、阶段的明确认识;其次,需要为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人员提供更多进修和学习及培训的机会;最后,为了使企业物流管理人才形成一定的梯度,需对人才的培训及开发力度进行加大,例如进行校企合作,或者企业内部的选拔培养等等,以此做好对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及技能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物流管理相关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促进下形成了其自身的运行方式,而其自身所具有的价值使企业对其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对综合竞争力进行加强,需要对市场发展的实际形式进行掌握,更新物流管理的相关工序,对物流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进行提升,以此实现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志佳.企业物流管理面临的瓶颈及解决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4):23-24.[2]谢月梅,卢忠青.浅谈用物流管理提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j].科技资讯,2014(34):133-134.[3]张丽.浅析企业物流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3(32):143-143.[4]吴垠锋.探析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策略[j].现代商业,2012(17):21-21.[5]洪亮.提高现代企业物流管理质量的措施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7):35-36.
1、选题依据与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近几年来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而且加上内外部环境一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第三方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自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使得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做为无论是对于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而言,为改变现状,赢得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地分析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革与创新,以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根据相关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设计实施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资料收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并给出建议的的相关资料。
(2)研究内容。
引言:本文研究的意义。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规模小,发展潜力巨大。
(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
(三)行业集中度较低。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二)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
(三)缺乏现代化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四)国家在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对于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这一瓶颈,可以发展战略同盟关系,合理利用社会存量资源。
(三)重视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四)有关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
五、结束语: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