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时间成本,让工作学习变得更高效!www.ddwenku.com 多多文库

多多文库 > 范文 > 资料内容页
    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解题指导.doc
    2024-06-27 点击次数: 上传者:工地上的 下载全文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有理数及其运算》一章的重点,也是初中继续学习数学的基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有理数及其运算》一章的重点,也是初中继续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熟练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是至关重要的,但同学们在具体的集体过程中往往因为马虎而丢分。

    因为马虎而丢分,同学们会感觉很委屈,我明明会做啊!我们如何在平时的学习中将有理数运算中的虾兵蟹将全部拿下?于老师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目前初一孩子的学习习惯,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一、牢记各种运算法则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说穿了就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这五种运算的组合,无论什么样的混合运算,最终都要化归为这五种运算,因此,牢记这五种运算的法则在运算中对号入座是进行混合运算的前提。大家可能会说,加、减、乘、除运算其实我小学都学习过,乘方也简单接触过,小学时我基本上都是全对,为什么到初中就总是错呢?

    提出这样一问的同学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初中所学的有理数,重要的是引进了负数,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多少错误的罪魁祸首是正负号?从正负号上延伸出来的数轴、相反数、绝对值、(负)倒数等概念也在阻挠我们的视线!因此,要想拿下有理数混合运算全部的虾兵蟹将就要对负数理解透彻,同时切实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负)倒数等概念,计算关键是符号,不要搞错。大家请这道题:(2011201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16题)。

    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解题指导

    大家一看,说这道题很简单,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学做错,错误常常出现在:1、知道-3的平方是9,但是当计算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解题指导时就稀里糊涂的得-1; 2、做题时,嘴里时时念着负负得正没看清绝对值号;结果可想而知,煮熟的鸭子飞了,这分丢的是在可惜!

    二、严格遵循运算顺序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在混合运算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运算顺序的规定进行,否则相同的题目将出现五花八门的不同答案。关于运算顺序,要注意以下四点:

    1.若算式中不含括号,而含三级运算,则从高级到低级依次进行;即先算三级运算(乘方),再算二级运算(乘、除),最后算一级运算(加、减).如计算:3×(-2)3+2,先算乘方(-2)3=-8,再算乘法3×(-8)=-24,最后算加法-24+2=-22,即原式=3×(-8)+2=-24+2=-22.

    2.若算式中只含加、减或乘、除,即同级运算,则运算顺序要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如计算:18÷(-6)÷3,应先算18÷(-6)=-3,再算-3÷3=-1;切忌先算(-6)÷3=-2,再算18÷(-2)=-9.

    3.若算式含有括号,则先做括号里的运算,而括号里的运算顺序同样按上述的两点进行.

    4.若算式中含有多种运算,则可按加、减、乘、除分段同时进行计算.如计算:(-3)×(-6)÷(-3)2-(-15)÷5,在计算乘方(-3)2的同时还可以计算(-3)×(-6)与(-15)÷5,即原式=18÷9-(-3)=2+3=5.

    三、合理运用运算律

    合理运用运算律是提高有理数运算能力的基本保证,在运用时,一定要分清各种运算律的名称和使用的方法及条件。

    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在加、减运算中同时使用,交换的目的在于结合,结合时一般是按相反数结合、按可以凑整的结合、按分母相同的结合、按正负结合,总之,将容易计算的数进行结合。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在乘、除运算中使用,交换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结合,结合时一般将能约分的数结合。

    3.分配律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它既可以正用(即a(b+c)=ab+ac),也可以逆用(即ab+ac=a(b+c)),切记:除法没有分配率!!!!不要出现12÷(4+3)=12÷4+12÷3=3+4=7的错误。

    4.含多重括号时,要注意灵活去括号,没必要墨守成规,总是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在去括号时要牢记括号前面是负号时,括号内各项均要变号。很多同学在遇到这类问题是,若括号内有多项时,前两个知道变号,后面的就忘了,接下来,悲剧就发生了······

    四、不可原谅的低级错误

    有些同学会犯一些不可原谅的错误:

    1、因为书写潦草,3和5不分,5和8不分,1和7不分,绝对值号书写不规范,第二步自己看成是小括号,等等其他五花八门的错误。

    2、从上往下抄错,掉个负号,漏掉一项等等。

    3、解题格式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解题格式解:原式=,可一到考场上,扔有不少同学忘记写。那么付出的代价就是这道题虽然做对了,结果还是少得一分!

    以上信息由论坛名师进行整理,感谢于老师的分享。

    以上指导,希望对郑州新初一的同学们有帮助。小编提醒,初一阶段,同学们要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试读结束,免费注册后可下载完整电子版(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解题指导.doc)

猜你还喜欢